关灯
护眼
字体:

学习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探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赏自然。就第一点言,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读诗、学乐,总体上是为塑造和培养完善的人格服务的;而完善的人格,最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感性的心灵愉悦。诗歌的功能是多维的,也能产生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科学认知的功能。乐的形式是感性的,它可以使人心趋“和”。和即和谐,本质上为一种心灵的愉悦状态,与“和”相对立的是“暴”,“暴”即暴戾、冲突、浮躁、矛盾、焦虑、痛苦等,是一种心灵非愉悦状态。而音乐的功能,如王国维所说,就是调和其感情。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实际上指孔子闻乐后的长时间的心灵的愉悦状态。

    第二,孔子曾带领学生于暮春游历大自然,《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次暮春游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心灵开放,从自然感知中获得感性的心灵愉悦。观赏大自然,注目于大自然的感性形式,游戏于自然的活动中,这就是从书本的理性和实用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从而走向感性陶醉的心灵的愉悦状态。

    这种我与自然感性同一的状态,可谓审美愉悦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没有“美育”这一表达范畴,但实际上却有着最早的美育实施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美育实施第一人,这就是说,中国的美育教育久有传统。王国维之所以如此推崇孔子的审美教育方式,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当时的教育理念一个最根本的弊端,即崇尚实用,所以王国维感叹说:“呜呼!我中国非美术之国也,一切学业以利用大宗旨贯注之,治学,为事,必问其有益与否。”也就是说,当时的教育功利性太强,教育家眼界也太狭隘,教育家只注重有用之用的教育内容,而忽视无用之用的教育内容,甚至有些人(王国维称之为贱儒),他们的认识狭隘到将审美教育视之为玩物丧志的教育方式,认为:“一切美术,皆不能达完全之域。”因此,当时的教育界依据这样一些贱儒认知理念来设计教育,这种教育当然是跛足的教育。这样一些权威教育家(同时也包括当时政治家,教育的决策最终必来自政治家)教育认知理念尚且如此,那么导引出的结果,则可想而知。因此,“我国人审美趣味缺乏如此,则其朝夕营逐一己之利害而不知返者,安足怪哉!安足怪哉!”王国维举孔子美育教育案例,其中包含一种更深层的含义,即推崇孔子直觉主义的教育方式。直觉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直观认知能力,亦即直接感受和亲验事物的认知能力。直接感受和亲验事物的能力,它是和书本的理性认知能力相对的一种认知能力,而直观能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也是创造性知识的源泉。

    王国维推举孔子为中国古代美育第一人,在当时现实意义是这样:即中国由始以来就不缺乏美育,而只是我们的国人忘记了这样一种优良的教育传统。因此,重提孔子美育之说,对当时的教育界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对于针砭当时教育界的陋见,有震人耳目之效。故王国维说:“故备孔子美育之说,且诠其所以然之理,世之言教育者,可以观焉。”

    四、美育的本质诉求

    美育,就是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本质诉求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得到说明;第一,培养人的感性能力;第二,培养人的形式感受力;第三,培养人的心灵愉悦能力;第四,培养人的直觉创造性思维能力。直觉能力是人的第一认知能力,王国维称之为“第一观念”。“第一观念”与理性概念的“第二观念”不同,它是人类对事物最原汁的认知。为什么要重视人的直觉能力的培养呢?在这里,王国维主要是吸收了叔本华直觉主义教育思想。叔本华直觉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将直观能力看做人的最根因性的认知能力,其包含三层意思:(1)直观认知能力是人类的第一认知能力或根因性的认知能力;(2)理性的认知能力是后发性的,是附属并服务于直观认知能力的,仅仅为传达、记忆、公共交流方需要理性;(3)直观能力是新知识,亦即创造性知识的由来之源。王国维深受其影响,认为人类的直观能力所获的知识是“第一观念”;人类从书籍及概念中所获得知识是“第二观念”,而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新知识,只存于人类的“第一观念”即直观。叔本华和王国维关于人的直观能力重要性认识,揭示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本质及其人类创造力的本质,即使如康德,也没有达到如此之高度。

    五、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并富有哲学根基。它对于近现代蔡元培等后辈美育思想家和教育家有着深刻影响。

    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迪。这种启迪不只是一种经验类比的启迪,而是指为我们今天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原理。中西方学生能力的比较,之所以世人认为中国学生的能力不如西方学生的能力,若从哲学角度加以解释,那就是直观能力不如西方学生。缺乏直观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缺乏创造力,缺乏创造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缺乏直观能力,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中国学生的学习,总是依附于属于“第二观念”的书本知识,而疏于属于“第一观念”的新知识。

    因为停留于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当然会遮蔽其直觉之光,由于直觉认知能力得不到发挥,所以又只能固守于书本知识,这就造成了认知能力培养的恶性循环。书本知识成了中国学生认知事物的最重要的源泉,因为信赖和崇尚已有的“第二观念”

    的书本知识,故必然遮蔽属于“第一观念”的新知识。直观教育和实践参与教育方式,一直是其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直观能力。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虽然也提美育,但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点缀物附加在教育躯体上,并未从最高的思维直观能力上培养和全面的人的心灵愉悦能力的培养来认识美育。因为认识不到位,故而整个教育价值评价体系也就发生了错位,书面的理论和概念的僵死知识的认知,成了评价学生能力最根本性的标准。中国学生强于考试而弱于创造,原因也就在于这样一种价值导向的偏颇,而这种后发性的书本理论知识,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中国的当代教育理念要想突破,审美教育的重视,应首当其冲。

    参考文献:

    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